7月10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19年8月10日。
該《意見稿》是市場監管總局今年印發的《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中的重要一項,即修訂後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此次,直銷不無意外地出現在《意見稿》中。當然,這不是直銷在2019年第一次被列為誠信監管對象。權健事件後,監管部門已經多次強調,要建立直銷企業和從業人員黑名單製度,規範行業發展。
此次《意見稿》的發布,再一次證明直銷監管建立黑名單製度已在進一步明確中,也說明,未來,黑名單製度將會是直銷的主要監管手段之一。
早在今年1月8日,商務部副部長王炳南在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電視電話會議上就透露,商務部將建立直銷企業和從業人員信用檔案,對列入黑名單的企業和人員實施聯合懲戒。
2月14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在例行發布會上再次表示,將推動完善直銷相關的法規製度,加快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直銷行業監管體製,建立直銷企業和主要從業人員信用黑名單製度,加大違法失信的成本,促進行業健康穩定的發展。
此外,河南省在今年1月召開的直銷企業駐豫機構負責人座談會上也明確,將定期公開公布監管違法直銷企業信息,對嚴重違法失信直銷企業依法移入“黑名單”。
而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官網進行改版時,將“直銷監管”納入了子欄目“我要查”的12個項目中,通過這一項,公眾不僅可以查詢直銷企業的基本信息,還能查到企業的違法情況以及直銷員計酬製度、退換貨製度等詳細信息。
直銷黑名單製度是在權健事件之後明確,可見權健事件及其引發的連鎖反應已經嚴重影響到直銷的整體形象,直銷已經成為了相關部門“失信重點整治區”。
但透過監管部門的一係列動作也不難看出,無論是公布“違法及處罰情況”,還是建立信用黑名單製度,都標誌著直銷行業將進入一個更加公開透明的新時代,“公開、透明”將是未來直銷監管的方向之一。
《意見稿》擬規定,隻要涉及到違反市場監督管理(包括藥品監督管理、知識產權管理)法律法規規定且情節嚴重的企業或個人都將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
《意見稿》第二章第六條指出,有36種情形將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其中,跟直銷相關的有兩種——因直銷違法行為2年內受到3次行政處罰,或直銷違法行為情節嚴重的。
據了解,2016年4月,《辦法》開始實施。其中,涉及到直銷失信的僅有“因直銷違法行為兩年內受到三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這一條行為。
該《意見稿》是《辦法》的2.0版本。僅針對直銷失信行為,《意見稿》明顯要比《辦法》更具體、更靈活。
在“兩年內受到三次以上行政處罰”的原有條件上,《意見稿》增加了“直銷違法行為情節嚴重”這一情形。這說明,涉事主體即使兩年內未受到3次行政處罰,也可能因一次或兩次情節嚴重的違法行為而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2年3次行政處罰”不再是個別未挨滿3次行政處罰的直銷企業的擋箭牌。
因此,與《辦法》相比,《意見稿》關於直銷失信情形列入黑名單的門檻降低了,列入條件也比以往更加寬泛,將在加強事中事後監管等方麵進一步發揮積極作用。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信用監管已經成為市場監管領域的基本動作,事中事後監管正在走向常態,《意見稿》的發布就是最好的證明。
幾個月前,國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發布《2018年失信黑名單年度分析報告》,其中,權健公司涉嫌傳銷及虛假廣告犯罪案被列入了失信重點聚焦及典型案例,這一事件預示著直銷行業失信黑名單監管機製已經拉開帷幕。
可以說,權健事件促進了直銷行業變得更規範、更誠信。如今,直銷監管進入到了查缺補漏的階段,唯有全方位的補救措施才能讓直銷回歸正軌。
從具體內容來看,《意見稿》將從多方麵引導直銷行業良性發展。
在涉事主體方麵。
此次《意見稿》第一章第三條指出,會被列入黑名單的主體包括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其他組織;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在主體內部擔任特定職務、對違法失信行為負有直接責任的自然人;直接參與市場經營活動的自然人。
失信對象從企業組織擴展到了自然人,信用監管對象範圍進一步擴大。這對於直銷來說尤為重要,因為就以往行業內涉嫌虛假宣傳或傳銷等違法行為,大部分都是直銷員或經銷商個人所為。
一方麵,這對直銷企業職業經理人、直銷員等個人有更強的約束力,另一方麵,也能讓“純背鍋”的直銷企業免於“被上黑名單”。
在列入程序方麵。
《意見稿》的第二章第六條指出,“因無照無證經營行為造成嚴重後果,社會影響惡劣,被負責部門行政處罰的”主體將被列入黑名單。
在這裏,無牌直銷的企業就應該“對號入座”。一直以來,無牌的企業頂著直銷的名頭進行業務運作,因涉嫌各種違規現象而對行業和正牌直企造成了很多不良影響。
另外,如前文所述,涉事直銷企業被列入黑名單的門檻進一步降低,使得試圖挑戰監管權威的直企缺少了“自由發揮”的空間。而且,傳銷行為仍是與直銷緊密聯係在一起的,若直銷企業試圖通過傳銷手段來斂財,同樣不會被姑息。
信用修複是最後要提到的內容。
此次《意見稿》的修訂內容包括了信用修複,表明失信主體即使上了黑名單也有被解除的可能性,隻要失信主體能重新拾回信用。同時,也體現出了監管部門與市場的包容性,更利於市場良好發展。
毋庸置疑,直銷行業已正式跨入信用機製時代。隻有盡快查漏補缺、落實黑名單製度,加大企業違法失信的成本,才能“保護良幣,驅逐劣幣”,從而推動整個行業健康穩定地向前發展。
本文由飲食起居網直銷成“失信重點整治對象”,信用監管機製為“保護良幣”不斷加碼飲食起居網的认可,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SEO網站優化怎麽做?網站SEO優化的步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