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5 08:24:36
傳銷,一個罪惡的代名詞,多少人因為它家破財盡!
1040工程、虛擬U幣、微信點燈、世界和諧基金會等等,各種傳銷手段層出不窮....近日九江發生了一起1040傳銷案件,潯陽公安經過兩個月多的周密偵查,共派出警力150人,在6月4日成功搗毀藏匿在市區的傳銷窩點20多處。
一舉抓獲了7名該傳銷組織在九江地區的主要領導頭目。
成功破獲了這起涉案人員數百人涉案總金額2000萬元以上的較大傳銷案件。
今年4月16日,民警接到群眾舉報,稱在某小區,經常有疑似傳銷人員的人在附近集會上課。當天民警就在龍開河附近的小區抓到了五名傳銷人員,並在他們身上搜出了一張傳銷組織的人員架構圖。
隨著這張人員架構圖的出現,一起牽動整個潯陽城的較大傳銷案件正在慢慢浮出水麵。
經過仔細偵查、對比,發現這起傳銷案件共涉案人員有數百人,涉及地區有武漢、南昌、九江等多個城市,其中九江地區最大的頭目是一名楊姓男子。
經過兩個月的周密排查,一直到6月初,辦案民警整理並掌握了所有涉案人員包括電話號碼、居住場所等在內的所有身份信息,隻待時機成熟,便可一舉收網。
收網成功後,根據傳銷人員所提供的相關信息了解到此次傳銷案件是一起典型的“1040傳銷”,他們的成員主要來自於寧夏,都是一些80後、90後的年輕人,並且他們有著非常嚴密的組織構架,通過一級一級的拉親朋好友入夥的方式來發展下線。
“對於新進來的人,管理者會先讓他們交一筆69800的入夥費,並承諾將來如果‘業績’足夠優秀,你就能輕鬆地掙到1040萬元,而且這類的傳銷組織,還會通過反反複複上洗腦課的方式,讓人相信加入進來是有利可圖的。”
注:1040傳銷是新式傳銷組織,其活動方式明顯符合拉人頭、交納會員、發展下線牟取非法利益的特征,他們“忽悠”的核心理念就是發展下線,剛加入的成員需要繳納69800元“會費”,之後就要不斷地發展“業務員”,隻要“業務員”業績優良,就能“空手套白狼”,最終賺到1040萬元,所謂“1040傳銷”也因此得名。
傳銷是社會的毒瘤,雖然傳銷的模式並不複雜,但普通人往往難以辨別。為了避免大家上當受騙,小編帶大家科普一下傳銷的七個新變種,大家都警惕起來吧!
變種1
金融傳銷
特點:承諾高收益,引誘投資。這種吸收資金的行為名目常見的有“㗃金融互助社區”、“㗃金融互助平台”、“㗃金融互助理財”、“㗃慈善金融互助平台”、“㗃金融互助投資”、“㗃互助社區”、“㗃財富互助平台”等。這種行為隱蔽性強,多由境外人員遠程操控,投資款往往通過個人銀行賬戶網銀轉賬或通過第三方支付平台流轉。
現在許多金融詐騙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喧囂一時,不法分子為吸引更多的群眾,編造各種名目,或許以高息、或許以投資入股、或許以高薪職位、或許以發展下線獲提成、或假借無效合同等等。作案手段五花八門,被害人眼花繚亂,且受害後不自知,甚至煽動親朋好友入“圈套”。
典型案例:“MMM”、“珍寶幣”、“百川幣”、“聚寶金融”、“環求力金”、“中國蒙商”、“美洲礦業”、“易富地基金”、“虛擬U幣”、“假20世紀福克斯”、“ABCD財富網”
變種2
網絡傳銷
特點:利用互聯網,打著電商或者微商的旗號,成本較低、發展迅速、騙人不見麵。
一些傳銷分子打著電子商務的旗號進行非法傳銷活動,“網絡營銷”、“網絡直銷”、“網店加盟”及“循環消費”、“滿100返100”、“消費增值”、“一邊上網娛樂,一邊上網賺錢”等宣傳十分吸引人。一是民眾趨利心理作祟。不少人幻想“一夜暴富”,麵對高額利率、投資入股、收益分紅、高薪就業等的誘惑,喪失理智,落入“圈套”。一些網絡傳銷號稱“在家就可創業、穿著睡衣就能掙錢”,鼓動性很強。網上傳銷的“拉人頭”騙局更為隱蔽,發展下線的速度更為迅速,受騙人群更為眾多,騙人手段更為多樣,可謂是“騙錢不見麵”。
典型案例:“雲數貿”、“微信點燈”、“重慶快聯科技”、“粉絲帝國”、“4G商城虛假平台”、“中和支付”、“注冊會員充值網絡話費”
變種3
“旅遊”傳銷
特點:打著“旅遊直銷”、“低價旅遊”、“免費旅遊”、“邊旅遊邊賺錢”等噱頭,通過加手機微信好友的形式發展下線,拉群眾入會交費,病毒式傳播,速度非常快。
“隻需要交少量會員費,便可以免費高端遊”、“加入我們就可以免費暢遊世界”、“別人旅遊都是花錢,我們旅遊可以賺錢”、“旅遊加創業”.....目前,直銷企業和準直銷企業中並沒有旅遊公司,同時,由於目前"旅遊"並不在直銷許可的產品範圍內,短時間旅遊公司都不可能成為合法的直銷。
典型案例:“WV夢幻之旅”、“河北領遠網絡科技”、“紅色旅遊”
變種4
“國家工程”傳銷
特點:打著“國家扶持”、“有政府背景”、“文化產業”、“精神文明”、“好項目產業大聯盟”、“農業發展平台”等旗號,偽造國家機關文件,虛擬公司企業,打著新產業的幌子虛假宣傳。
常常以“連鎖銷售”、“連鎖加盟”、“投資開發”、“資本運作”等手段,或者以考察、旅遊、加盟、“發展代理”、“建立工作站”等方式從事傳銷活動。
典型案例:“1040工程”、“明明商”、“西部大開發”
變種5
“假冒直銷企業”傳銷
特點:直接冒用正規直銷企業的企業名稱,開展其他傳銷活動,或者冒用直企名義,開通微信公眾號虛假宣傳、通過網絡招聘銷售人員,還有不法分子利用淘寶網店、微信商鋪銷售正規直企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假冒產品。
典型案例:尚赫、玫琳凱、康婷等直銷公司被不法分子假冒
變種6
“假慈善”傳銷
特點:號稱自己有官方背景,打著“慈善救助”、“愛心互助”等幌子,以“做慈善事業,築和諧家園”、“愛心支助貧困學子”等形式,欺騙善良的群眾上當受騙。
典型案例:“集善家園網”、“世界和諧基金會”
變種7
“養老”傳銷
特點:以“消費養老”、投資養老院等為名,大量發展會員,達到融資斂財的目的。
隨著我國老齡化步伐加快,在政府鼓勵民間力量參與養老事業的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一些打著“養老”幌子的模式,實則為圈錢圈地,甚至是行騙。
典型案例:“上海家帝豪消費養老”、“天權投資管理養老院項目”
发表评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