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銷界官方盛會在上海舉行。
⠀
7日-8日,以“直銷在中國和世界的發展與挑戰”為主題的2016中國直銷行業規範發展國際交流研討會上,罕見地聚齊了全球直銷界的重磅人物,你從能這串長長的與會名單中看出這次有著官方背景的會議多麽地重要:世界直銷協會聯盟成員、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務部、公安部、國內部分學術研究機構、工商係統的代表、直銷企業代表……集齊他們,可以說能召喚神龍了。
⠀
會議不外乎是國內官方發言、國外重要嘉賓發言、各國直銷企業代表發言。這次的會議圍繞直銷行業創新、品牌、人員管理、社會責任等多個主題進行了探討,國內的59家直銷企業代表還共同簽署了《直銷企業自律承諾宣言》。
⠀
看起來沒什麽特別?讓議題君來給大家劃個重點。
⠀
雖然國際研討會匯集了國內外直銷界的大佬,但真正把握中國直銷走勢的是誰?當然是中國政府官員。而這次會議上,官方最權威的聲音正是來自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副局長王江平。
⠀
⠀
王江平在講話中指出,直銷企業的聲譽,要靠消費者口口相傳。維護好直銷行業的聲譽,既是每個直銷企業的職責,也是政府監管部門的職責。
⠀
他的發言談到了一個話題:“直銷企業在消費者口中的聲譽”,說白了,其實談的就是“直銷行業公眾形象”。這個話題成為本次論壇一個最為熱議的話題之一。
⠀
為何這次官方和企業界甚至世界直銷協會聯盟都把“直銷行業公眾形象”看得如此重要?一個事實是,直銷行業已經到了不得不轉戰公眾市場的時刻。
⠀
直銷行業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在以往,直銷企業主要通過線下渠道拓展市場,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打破了原有的模式,微信群3分鍾可以拉500人,相比之下直銷企業常規的開大會形式未免費時費力,而且也很難吸引年輕人參與,但這給了懷抱互聯網基因而生的微商機會——他們玩得風生水起,分流了部分直銷員;而金融傳銷的盛行、微傳銷的無孔不入也在對直銷行業造成幹擾。
⠀
人員流失對直銷行業造成強烈衝擊,下一步,公眾市場是直銷企業的必爭之地。
⠀
事實上,拓展公眾市場對直銷企業好處不止一點。《新營銷》雜誌曾發表一篇文章,名叫《直銷下一步:公眾市場》,這應該是最早係統闡述“直銷公眾市場”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裏,九方馬董事長把直銷行業內部的市場容量定義為“內生市場”,而把直銷圈外部的社會公眾人群定義為“公眾市場”。
⠀
轉戰公眾市場的好處可總結為:“一大、二低、三高”。
⠀
“一大”是市場更大,相對於直銷圈內,圈外人數則是無窮大,“最大的大象腿其實就是社會公眾”。
⠀
“二低”是轉化成本低、風險低。社會公眾沒有被慣壞,不會開什麽額外的條件,成本相對較低。更重要的是,社會公眾由於沒有像直銷團隊一樣深受前平台的影響,不需要去改變他們在前平台形成的價值觀、理念,以及思維習慣和行為文化,轉化的成本較低。而公眾市場是化整為零的整合,不會引發矛盾衝突,避免了整合的風險。
⠀
“三高”是成活率高、黏性高、價值高。外資企業推展公眾市場一個慣常的方法就是,通過舉辦各種活動等方式,讓你接觸到公司,有一定的好的產品體驗,喜歡上公司和產品,然後才讓你成為業務人員,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實現了個體的行為轉化甚至是價值觀的轉化,這樣不會輕易流失,成活率高,黏性也高。再加上倡導重複消費,個體創造的市場價值更高。
⠀
可以預計,接下來直銷企業將陸續發力公眾市場。在這個“拐點”上,直銷行業可能會重新洗牌——對於處於第二、三梯隊的直銷企業來說, “彎道超車”就是最好的機會。